当前位置:首页 > 环球风云 > AI前行需创新驱动,也要伦理护航

AI前行需创新驱动,也要伦理护航

2025年03月11日50145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针对人工智能(AI)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道德伦理等问题,应制订《人工智能管理法》,其重点首先即是要建立完整的人工智能科技伦理规范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也表示,在积极构建开源创新的AI生态体系时,要促进算力资源共享与模型迭代协同,也要完善AI伦理价值体系。

AI前行需创新驱动,也要伦理护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今,AI技术如汹涌浪潮般席卷而来,其强大功能为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蓬勃发展背后,一系列伦理治理难题如暗礁横亘。其中,AI真实性和AI价值观是不容忽视的两个方面。

AI前行需创新驱动,也要伦理护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AI发展伴随的真实性挑战中,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就是虚假信息问题。譬如,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深度伪造技术,能够生成高度逼真的虚假视频,这轻则令个人利益受损,重则影响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应对这一挑战,一方面,开发者在模型训练和算法部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融入透明性和可验证性机制,从根源上防止虚假信息的产生和传播;另一方面,应加快推出相关法律法规,对利用AI制造并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予以惩治。

  除了真实性难题,AI价值观也是伦理治理的重中之重。我们知道,AI系统的学习基于海量数据集,这些数据往往包含了人类社会的各种偏见。如果现实社会中的偏见没有得到有效纠正,被AI系统学习后很可能进一步放大。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些西方国家AI面部识别系统面向少数族裔群体使用时有异常高的误判率。有数据显示,在识别有色人种时,几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系统错误率高达20%至30%,而识别白人时的错误率则低得多。这种“AI偏见”的形成,在技术层面,是由于研发者采用的数据库原始样本就存在严重的种族不平等。这甚至可能使算法将深肤色特征与“高风险”联系在一起。一旦金融、安检和执法领域运用此类面部识别系统,就可能导致不公正待遇。

  因此,从伦理治理的角度看,研发者应在数据收集、模型训练和算法设计阶段,引入多样性、多元化的视角,避免单一文化或群体偏见主导AI。此外,政府和行业组织则应借助审查机制确保AI最大化遵循基本社会道德,或鼓励跨学科合作,让法律专家、伦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共同参与AI的伦理评估。

  技术创新无疑是AI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但同时也要为AI这艘科技巨轮配备可靠的导航和护航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无论是技术研发者、企业还是政策制定者,都肩负共同的责任。(张梦然)

【责任编辑:周靖杰】
    阅读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每日快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AI前行需创新驱动,也要伦理护航” 的相关文章

              解决“一老一小”保障难点 蚂蚁保“好医保”上线中老年版、新版少儿长期医疗险

              解决“一老一小”保障难点 蚂蚁保“好医保”上线中老年版、新版少儿长期医疗险

                随着国内普惠保险体系的逐步健全,保险服务覆盖面正不断扩大。12月10日,互联网保险优选平台蚂蚁保宣布,旗下百万医疗险品牌“好医保”推出了专门针对中老年、慢病群体的“好医保·中老年长期医疗”(简称“好医保”中老年版)。除了新上线的中老版本,“好医保·少儿长期医疗”近期也进行了版本更新,优化了赔付比...

              推动算法和平台治理透明化,让网络空间向上向善

              推动算法和平台治理透明化,让网络空间向上向善

              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朱家齐)在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算法已然成为推动社会运转的关键引擎。它的诞生,是人类智慧为提高效率交出的一份答卷。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算法让信息的筛选、资源的分配变得更加精准高效,提升了各个领域的运行效率,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

              从“替代人”到“助力人” 人形机器人或迎“量产元年”

              从“替代人”到“助力人” 人形机器人或迎“量产元年”

                上春晚扭秧歌、街头漫步、进厂“打螺丝”……人形机器人近来频繁亮相,产业关注度不断提升,有望迎来“量产元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伴随热度,也有担忧。成本居高不下何解?机器人为何要做成人形?是否会带来一些负面社会效应?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发力技术攻坚、降本增效的同时,机器人“像...

              我国科学家实现“双环路”脑机“互学习”新突破

              我国科学家实现“双环路”脑机“互学习”新突破

                天津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出一款“双环路”脑机接口系统。此系统不仅精度更高、能耗更低,还能处理更为复杂的任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款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的无创演进脑机接口系统,成功揭示了脑电发展与解码器演化在脑机交互过程中的协同增强效应,实现了人脑对无人机的高效四自由度操...

              千笔楼丨让AI当好“帮手”而不是“枪手”

              千笔楼丨让AI当好“帮手”而不是“枪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姜伟超、马莎、王铭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爆火之时,“人工智能(AI)+”也愈发融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  一个让人忧心的现象出现了:新学期伊始,不少老师发现,学生提交的寒假作业“AI味”浓厚,有些孩子甚至...

              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增长43%

              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增长43%

                “DeepSeek系列模型的发布将加速人工智能的渗透、扩散和普及,实质性带动算力需求的增长。”2月13日,《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发布,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在发布会上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报告》由国际数据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