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球风云 > 新研究预测气候变化或将影响全球计时

新研究预测气候变化或将影响全球计时

2024年04月01日72192

  新华社伦敦3月31日电 近日在线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预测,地球两极冰加速融化正在影响地球自转速度,这将导致历史上首个负闰秒推迟三年出现。

新研究预测气候变化或将影响全球计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论文作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邓肯·阿格纽利用卫星数据,研究了地核运动和气候变化等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影响。

新研究预测气候变化或将影响全球计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说,近几十年来,地核液态部分自转角速度以恒定变化率持续下降,这导致地球其余固态部分自转角速度增加。在这种效应影响下,如果不考虑两极融冰,地球上可能最早于2026年需要进行首次负闰秒调整。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格陵兰岛和南极洲冰融化加快,部分地球质量从两极向赤道附近转移,这导致地球自转角速度减慢。受此影响,首次负闰秒调整可能将推迟到2029年。

新研究预测气候变化或将影响全球计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世界上有两种常用计时系统,分别是基于地球自转的世界时(UT)和基于原子振荡周期的国际原子时(TAI)。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不均匀性,随着时间推移,两个计时系统之间会出现时差,因此有了“协调世界时”(UTC)的概念。“协调世界时”以国际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世界时。

  闰秒是1972年以来为使“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的时刻,而对“协调世界时”人为增加或删减1秒的调整,即当世界时和国际原子时之间相差达到0.9秒时,就将协调世界时向前拨1秒(删减1秒,即负闰秒)或向后拨1秒(增加1秒,即正闰秒)。迄今全球已进行过27次闰秒调整,均为正闰秒,负闰秒从未被使用过。

  闰秒对需要精准对时的计算机系统造成巨大干扰。2022年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最迟不晚于2035年废除闰秒,并要求各方协商提出一个可以将“协调世界时”持续至少百年的新方案。

  专家指出,从计量学角度来看,首个负闰秒推迟三年出现“是个好消息”,但这不应被视为全球变暖有利的依据。

【责任编辑:吴京泽】
    阅读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每日快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研究预测气候变化或将影响全球计时” 的相关文章

              90后“天才首富”被判刑:25年监禁 罚款795亿元!他说:这辈子有用的时间结束了

              90后“天才首富”被判刑:25年监禁 罚款795亿元!他说:这辈子有用的时间结束了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3月28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加密货币交易平台FTX创始人萨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SBF)因从FTX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客户那里窃取80亿美元,当日在美国纽约被判25年监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另外,据财联社报道,SBF...

              澳研究:本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碳补偿项目未达预期

              澳研究:本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碳补偿项目未达预期

                新华社伦敦4月2日电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澳大利亚碳补偿计划下的“人为诱导再生项目”在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减碳等方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环境法和环境政策的教授安德鲁·麦金托什等人领衔的团队,分析了...

              星空有约|12P彗星将与蛾眉月、木星陆续“同框”

              星空有约|12P彗星将与蛾眉月、木星陆续“同框”

                新华社天津4月8日电(记者周润健)4月10日,近期备受瞩目的12P/Pons-Brooks彗星(以下简称12P彗星)将与一弯细细的蛾眉月接近,上演“同框”好戏;4月13日,这颗彗星还会从明亮的木星旁边经过,再度上演“同框”一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天津星空摄影爱好者王鑫宝3月...

              星空有约|发现900余颗脉冲星意味着什么?

              星空有约|发现900余颗脉冲星意味着什么?

                记者4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获得消息,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的新脉冲星数量突破900颗,其中包括120余颗双星脉冲星、170余颗毫秒脉冲星、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这些发现,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

              南开大学团队国际合作实现制氢领域新突破

              南开大学团队国际合作实现制氢领域新突破

                新华社天津4月25日电(张建新、高雨桐)《自然》24日晚在线发表了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罗景山课题组与英国剑桥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团队,在光电催化水分解制氢领域取得的联合研究进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团队基于溶液电化学外延生长技术制备了三种不同取向的单晶氧化...

              新研究探索提高火星种菜产量

              新研究探索提高火星种菜产量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如果未来人类想在火星上生活,可能需在驻地种植作物。为此,科研人员正研究如何提高在火星上种菜的产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日前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说,他们利用模拟的火星土壤在温室中种植豌豆、胡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