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研究:本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碳补偿项目未达预期
新华社伦敦4月2日电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澳大利亚碳补偿计划下的“人为诱导再生项目”在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减碳等方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环境法和环境政策的教授安德鲁·麦金托什等人领衔的团队,分析了澳大利亚碳补偿计划下的“人为诱导再生项目”实施效果。按碳信用额发行量计算,目前它是位居全球前列的基于自然的碳补偿类型项目,旨在通过改善土地管理来“人为诱导”原始森林的再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介绍,“人为诱导再生项目”涉及区域面积近4200万公顷,截至2023年6月,总计已发行超过3700万个碳信用额。该项目主要通过减少牲畜数量等措施改善土壤种子库储备状况等,以促进原始森林再生。但相关措施一直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放牧通常不会对木本植被覆盖产生实质性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人为诱导再生项目”下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182个项目,发现近80%的项目(143个项目)涉及的地区森林覆盖率几乎没增长或有所下降。研究人员指出,这意味着这些项目并没有实现减少碳排放的承诺,而购买了这些补偿项目发行的碳信用额的污染企业对气候的负面影响也没有减少。
碳补偿一般指个人或组织通过购买或投资于碳减排、碳封存等项目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碳补偿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气候政策工具,可以降低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并产生重要的环境和社会协同效益。
碳补偿可通过购买碳信用额等方式实现。按目前国际碳信用额交易市场规则,排放到大气中的每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一个碳信用额单位,每减少1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可获得等量的排放权,这种与排放权“挂钩”的碳信用额可以买卖。研究人员指出,如果相关气候政策及交易机制缺乏诚信,反而可能增加碳排放量。
【责任编辑:王佳宁】
阅读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每日快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澳研究:本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碳补偿项目未达预期” 的相关文章
新华社“雪龙2”号3月29日电(记者周圆)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于船时29日相继穿越赤道,返回北半球。两船将分别前往青岛、香港开展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初,两船分别驶离南极中山站、南极秦岭站踏上归途。返航途中...
据联合国日前发布的第四版《全球电子废弃物监测报告》,不断增长的全球电子废弃物数量是有文件记载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数量的5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国际电联和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报告,2022年产生的6200万吨电子废弃物将装满155万辆载重40吨的卡车,这些卡车...
4月16日至18日,由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指导,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旨在以国际电信联盟6G愿景为牵引,探讨6G技术和业务的未来蓝图,在6G标准启动前凝聚共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最近,由清华大学基础模型研究中心联合中关村实验室研制的SuperBench大模型综合能力评测框架,正式对外发布2024年3月版《SuperBench大模型综合能力评测报告》。评测共包含了14个海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模型,结果显示:文心一言4.0表现亮眼。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例如在...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如果未来人类想在火星上生活,可能需在驻地种植作物。为此,科研人员正研究如何提高在火星上种菜的产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日前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说,他们利用模拟的火星土壤在温室中种植豌豆、胡萝...
美股市场: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指连续五日上涨,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上涨31.99点,收于38884.26点,涨幅为0.08%;500种股票指数上涨6.96点,收于5187.7点,涨幅为0.13%;综合指数下跌16.69点,收于16332.56点,跌幅为0.10%。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