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风向 > 【财经分析】浮息债三季度延续扩容升级 创新产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财经分析】浮息债三季度延续扩容升级 创新产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2025年10月11日59616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1日电在政策引导与市场创新双轮驱动之下,浮息债市场正重焕生机,年内已发行近三千亿元、较去年全年规模增长八成,参与主体也从最初的政策性,逐步扩展至商业银行、非金融企业等多类主体,形成了更加丰富的市场层次。

【财经分析】浮息债三季度延续扩容升级 创新产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业内人士表示,浮息债可以为利率风险管理提供多元选择,也是我国债券市场建设发展的“蓝海”,尤其在利率下行期,浮息债票面利率与基准利率同步调整,可有效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提升市场发债融资意愿,稳定的投资收益也能满足机构的交投需求。

【财经分析】浮息债三季度延续扩容升级 创新产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政策与市场同频共振构建良性发展新格局

  浮息债市场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明确的政策指引和制度保障。监管部门持续推动商业银行创新负债工具、优化负债结构等举措,也为浮息债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2025年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及“加强投资者利率风险管理”,浮息债作为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市场规模较前三年大幅扩容,其中商业银行浮息债发行显著升温,成为创新概念债产品的又一重大突破。

  从市场总量看,据新华财经梳理,2025年浮息债发行自7月以来迎来更加显著增长,截至10月9日,浮息债年内已发行103只,规模合计2925.7亿元,较去年全年发行量(1618.098亿元)增长80.81%。

  某券商承销部门负责人对新华财经指出,“这一表现突破了2022-2024年相对沉寂的局面,此前三年合计共发行约4901亿元,而目前2025年规模已远超这一周期的平均水平,成为自2021年发行高潮后,浮息债市场再度活跃的重要标志。”

  从债券结构看,浮息债在2022年前主要以资产支持为主,2022年及以后政策性银行浮息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4年年均占比达到8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于6月相继重启发行,目前主体覆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从发行条款来看,此类债券期限多集中在3-5年,浮动利率基准以DR007为主。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新华财经指出,“相较于固息债,浮息债估值更稳定的特性可较好地满足机构稳定净值波动与稳定赚取票息的需求,同时也可满足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管理的需求,或可成为信用债市场的新热点。”

  研究所固收分析师姜丹对新华财经分析称,“近年来受LPR下调、债市收益率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净息差面临一定压力,这促使商业银行更加重视通过浮息债等工具优化负债结构。”这一观点揭示了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更展现了浮息债在当前金融环境下的重要价值。

  此外,2025年浮息债发行的另一大亮点的是与科创、绿色等政策支持领域深度结合。此外,全国首单“科创+浮息”双贴标非金融企业债券在贵州发行,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融资模式。

  据新华财经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5保利久联CP003 (科创债)”“25科创债02”“25绿色债01”“25四川银行科创债”等7只科创、绿色类浮息债,合计332.5亿元,这一规模不仅在2025年浮息债总规模中占比12%,更达到2021-2024年科创、绿色类浮息债累计发行规模的6倍。

  市场价值日益凸显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浮息债市场的创新实践体现在多个维度,其中基准利率体系的完善尤为关键。目前浮息债挂钩利率已形成以DR007和LPR为主体的多元化格局,有效衔接了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与中长期实体融资成本,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新华财经指出,“随着市场对浮息债认知的深化,以及交易商协会持续推进市场建设,浮息债市场供给有望持续增加。其估值相对稳定的特性可满足机构稳定净值与获取收益的双重需求,在未来市场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

  从投资角度看,浮息债提供了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显示,在利率波动环境下,浮息债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征。例如在2025年一季度DR007上升26.31个基点时,浮息债净值波动幅度显著小于相似固息债,展现出良好的风险抵御能力。

  在当前利率环境下,产品结构与市场实践的深度融合也成为突出的发展亮点。国开行在今年5月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中,创新采用 “固息债+浮息债”组合模式,配合灵活多样的发行方式,充分满足了投资人的差异化需求。

  研究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黄伟平对新华财经表示,“这种‘孪生’发行根据两类债券认购热度动态调整规模,避免单一品种流标,最大化资金募集效率,同时可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从而提升市场整体的流动性。”

  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指出,“商业银行是地方政府债的重要投资者之一,长期限的地方政府债也抬升了商业银行持仓债券的久期。浮息债久期较短,若商业银行持有浮息债,可以降低久期敞口,缓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压力。”

  “浮息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较低,价格波动较小,成为商业银行估值波动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黄伟平补充道。

  另从具体发行人的角度来看亦是“获益多多”。江门交建集团年初发行了广东省内首只企业浮动利率债券,相关负责人对新华财经介绍称,“本次募集到的资金将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同时还将用于置换存量贷款,预计每年可为集团节省财务成本227万元,未来随着LPR下降,有望进一步降低票面利率和减少财务成本,助力集团降本增效。”

  从未来发展空间看,我国浮息债市场潜力巨大。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建议,可从三方面推进市场建设:完善基准利率体系,提供更精准的定价参考;丰富风险管理工具,提升市场参与意愿;加强投资者培育,优化市场发展环境。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高级副总监李倩则提及,“在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驱动下,预计商业银行将继续稳步增加浮息债供给。未来需要持续关注市场环境变化对发行节奏的影响,推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市场对于浮息债的认知逐步增加,叠加交易商协会推动浮息债市场建设,未来浮息债市场供给有望逐步增加,既可吸引交易型机构参与,又与配置型资金形成互补,打造市场低波环境下的‘稳定器’。”明明称。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浮息债在完善价格发现机制、丰富风险管理工具等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自律组织、市场参与者等多方努力下,浮息债市场有望在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中实现更多元化的价值,为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每日快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财经分析】浮息债三季度延续扩容升级 创新产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的相关文章

债市公告精选(7月19日)|远洋集团达成境外债务重组重大进展;富力地产子公司新增两笔超1000万元的商票逾期

债市公告精选(7月19日)|远洋集团达成境外债务重组重大进展;富力地产子公司新增两笔超1000万元的商票逾期

  【泰禾集团:公司涉及多起重大诉讼及执行案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禾集团”)发布公告,披露了数起重大诉讼及执行案件,包括与、、中融、中国东方资产管理等的借款和票据纠纷等。公司表示,诉讼暂未对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财务影响尚无法准确估计。此外,...

1月金融数据“开门红” 货币政策力度节奏将择机调整优化

1月金融数据“开门红” 货币政策力度节奏将择机调整优化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7.06万亿元,均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新口径下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0.4%……最新发布的1月金融数据迎来“开门红”,为全年经济开局提供了有力支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马斯克总统”的说法怎么看?特朗普一席话 马斯克听了频频点头

对“马斯克总统”的说法怎么看?特朗普一席话 马斯克听了频频点头

  CCTV国际时讯消息,当地时间2月14日,美国福克斯新闻发布了一段对特朗普和马斯克的采访视频。在视频中,主持人问特朗普,他是否知道有部分美国媒体试图用“马斯克总统”等说法挑拨离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朗普称,他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了,有人想拆散他和马斯克,并且散布很多类似...

一周流动性观察 | 政府债发行和缴款放量+5000亿元MLF到期 资金面或维持紧平衡

一周流动性观察 | 政府债发行和缴款放量+5000亿元MLF到期 资金面或维持紧平衡

  新华财经北京2月17日电(刘润榕)人民17日进行19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鉴于当日有229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385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周(2月10-14日)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5749亿元资金,此外财政部开展9...

1月逾五成私募实现正收益 债券策略实现“开门红”

1月逾五成私募实现正收益 债券策略实现“开门红”

  【深圳商报讯】(记者陈燕青)今年1月,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虽然在月初大跌后有所回升,但整体震荡收跌;债券市场在政策宽松和资金面充裕的背景下表现较好,但整体波动较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历史新低;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呈增长态势,黄金、白银、铜、原油期货偏弱震荡,螺...

中证转债指数收涨0.08%,307只可转债收涨

中证转债指数收涨0.08%,307只可转债收涨

  南方财经2月17日电,南财金融终端盘后数据显示,债市方面,中证转债指数收涨0.08%,报428.4,成交额为742.92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可转债方面,今日共成交502只可转债,其中307只收涨,0只收平,195只收跌。具体来看,30只可转债涨幅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