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视野洞察 > 利率再降仍现抢购潮,储蓄国债线上额度“秒光”

利率再降仍现抢购潮,储蓄国债线上额度“秒光”

2024年04月14日69620

  “周三开抢不到一分钟就卡住了,刷新了下手机额度就卖完了。”来自福建的黄女士向记者描述了储蓄国债“拼手速”的经历,她决定等下一波5月10日继续蹲点抢购。

利率再降仍现抢购潮,储蓄国债线上额度“秒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与黄女士有相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近期储蓄国债现“抢购潮”,线上额度开售不久就告罄。根据财政部官网信息,4月10日起至19日,2024年储蓄国债(电子式)第一期和第二期正式发行,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额合计450亿元。

  事实上,在存款利率下行、长期限大额存单“隐退”下,国债产品再次成为投资理财的热门选项。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国债销售有利于增厚居民“类利息”收入,并为存款利率下调打开空间。后续居民投资国债或还有更多空间。

  利率下调不改抢购热情

  据财政部官网,第一期储蓄国债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2.38%,最大发行额225亿元;第二期储蓄国债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2.5%,最大发行额225亿元。

  储蓄国债利率已经过多轮调降。以储蓄国债(电子式)为例,记者据财政部官网梳理,2023年至今,三年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利率从3%下降62BP至最新一期的2.38%;五年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利率从3.12%下降62BP至最新一期的2.5%。

  记者注意到,相较于去年最后一期发售,今年第一期、第二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利率进一步下降25BP,最大发行额度增加了70亿元,但依然涌现大批投资客抢购,线上额度“秒光”。

  “开售1分钟后,手机银行渠道上的额度已经‘秒光’,线下网点额度在10点左右也卖完了。”一名国有行广东某支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其所在支行此次分配到的线下额度不足百万元,早上有七八个较为年长的客户已经提前排队“买断”。

  4月12日下午,记者咨询多家国有银行客户经理,并访问对应线上App购买区,发现三年期、五年期储蓄国债产品全部显示额度售罄。

  股份行、城商行“去化”的速度则相对慢一点。湖南某城商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线上额度早就秒光,但目前还有少量线下额度发售,不过要去指定网点进行办理。

  谁在抢购储蓄国债?一名国有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大多购买储蓄国债的人群仍集中在50岁以上,这些客户是储蓄国债的忠实客户。不过最近半年,也陆续开始有部分“90后”在咨询储蓄国债购买。

  部分年轻人正加入抢购大军。“人生第一次买国债,运气好,抢到了。”来自广东的阿喜今年刚刚25岁,在国债开售当日,她在线上没抢到额度,跑了家附近的两个网点后,终于买到。在他看来,买国债类似于存钱,可以缓解对某种不确定性的焦虑感。

  而在深圳工作的“90后”李明此前曾一直吐槽国债的利率太低,在发售当日却也抱着“重在参与”的想法默默选择线上抢购。

  为何抢手?

  从利率看,多轮调降后,本轮发行的储蓄国债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均未突破2.5%。为何投资者仍蜂拥而至,出现“秒光”盛况?

  随着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行,最新一期发行的储蓄国债(电子式)利率水平目前较国有银行定期存款仍有一定优势。记者据银行官网信息梳理,目前四大行()的三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为2.35%,五年期挂牌利率在2%~2.4%不等。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市场数据监测也显示,3月份国有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为2.369%,五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为2.388%。上述存款利率基本都低于同期限储蓄国债利率。

  不过,相较于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定存利率而言,储蓄国债利率暂不具备优势。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数据显示,3月份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分别为2.574%、2.716%、2.691%,均高于2.38%水平;这三类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分别为2.562%、2.534%、2.609%,略高于2.5%。

  黄女士告诉记者,相较于定期存款,储蓄国债还具有投资门槛较低、按年或一次性付息、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等优势。“虽然利息不高,但对我们这辈人来说,抢购储蓄国债是家常便饭了。”她说。

  更深刻的原因或在于对未来利率持续下行的担忧。不少储蓄国债购买者在受访时提到,希望通过购买储蓄国债、定期存款等产品锁定中长期限利率。阿喜告诉记者,去年在股市、基金上的投资收益都不理想,今年年初主要想做一些稳健、保本的投资,因此开始逐步入手定期存款、储蓄国债等。

  部分机构人士也认为后续存款利率还有调降空间。“存款利率存在进一步下调的必要性。”首席固收分析师肖雨认为,考虑到半数上市银行以及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已经低于1.8%,部分银行必须想办法以提高贷款利率或降低存款利率的方式扩大净息差,目前来看后者可能性显然更大。

  未来还有哪些空间?

  储蓄国债发售及抢购潮背后,业内对国内居民投资政府债券的空间有更多展望。

  此前这在政策端已显露迹象。1月24日,央行负责人表示,要推动银行加大向居民销售政府债券的力度,增厚居民“类利息”收入,并为存款利率下调打开空间。2月底,央行发布的《关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扩大柜台债券投资品种,优化相关机制安排,以便利居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自5月1日起实施。

  我国居民目前直接持有的政府债券规模较小,与成熟债券市场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根据研报数据,2020年以来,随着政府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中国国债托管量从2019年底的15.3万亿元快速攀升至2024年1月的29.4万亿元,而同期居民持有国债的规模不升反降,从8194亿元降至7653亿元,占比从5.1%回落至2.6%。

  “放宽居民国债的柜台购买是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加快发展多层次债券市场的重要方向。”华泰证券宏观分析师常慧丽在研报中表示,目前国内居民可以直接购买储蓄国债,但直接购买记账式国债的门槛较高。基于与美国、日本的对比分析,国内居民购买国债的品种和渠道均有拓宽空间。

  常慧丽认为,如果国内居民持有国债的比例能够回升至2019年的5%~6%,则持有国债规模将增加7000亿~10000亿元至1.5万亿~1.8万亿元。按照目前国有大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及记账式国债发行利率进行简单测算,每年有望增厚居民利息收入约15亿~30亿元。如果国内居民持有国债的比例能够达到美国去年三季度9.3%的水平,则持有国债规模将增加近2万亿元,达到2.7万亿元左右的水平,并有望每年增厚居民利息收入约50亿元。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每日快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利率再降仍现抢购潮,储蓄国债线上额度“秒光”” 的相关文章

ESG一周丨我国一季度新能源产业大幅增长 绿色债券交易规模同比下降1.27%

ESG一周丨我国一季度新能源产业大幅增长 绿色债券交易规模同比下降1.27%

  ESG政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NO.1 国务院国资委:加大、绿色环保等产业投资力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要坚持聚焦“三个集中”,从战略上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大新一代...

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 专家:债市供求格局可能发生调整

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 专家:债市供求格局可能发生调整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具体看,中债登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收盘,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报2.2727%,较前日有较大反弹。不过,从4月初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整体呈不断下行的态势,自4月2日开始持续在2.3%以下低位运行。图片来源...

“20国债05”盘中临时停牌

“20国债05”盘中临时停牌

  上证报中国网讯据上交所4月25日消息,20国债05(019631)今日上午交易出现异常波动。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规则》和《关于债券匹配成交盘中临时停牌及有关事项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自2024年4月26日10时05分开始暂停20国债05(019631)交易,自2024年4月26...

中金公司程达明:绿色债券有望在我国金融市场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中金公司程达明:绿色债券有望在我国金融市场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绿色金融已成为近年来的高频热词。2023年12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当前,实现绿色转型已成为全市场的共识,金融机构作为市场重要发展力量之一,又将如何推动我国发展绿色金融?投资部固定收益组执行负责人、董事总经理程达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

买长or买短?债基怎么挑?一文说透债券投资逻辑!

买长or买短?债基怎么挑?一文说透债券投资逻辑!

  为更好地满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投资理财和金融素养提升需求,中国基金报在深圳证监局指导下,以“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为宗旨,联合深港两地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共同推出“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公开课”系列活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以来,受债市情绪上升影响,债券型产品也持...

债市日报:5月6日

债市日报:5月6日

  债市周一(5月6日)基本持稳,长短端现券午后走势小幅分化,不过整体振幅多在1BP左右;此前央行关切利率等因素催生的行情波动基本“过境”,五一假期前公开市场超额投放流动性,支撑市场表现转稳,当前债券收益率或已处于监管合意区间运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机构认为,目前市场对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