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球风云 > 玩法创新能为“双11”加分吗

玩法创新能为“双11”加分吗

2025年10月22日49376

商家追逐利润无可厚非,平台也需要增长,但当大促变成一场需要耗费巨大精力才能完成的“扫雷游戏”,“双11”又能走多远?目前最需要的,或许并不是花样繁多的玩法创新,而是一场站在消费者立场的自我革新。

玩法创新能为“双11”加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双11”近日正式启动,多个平台摩拳擦掌,有的还打出了“全年最优惠”的广告,准备大干一场。

玩法创新能为“双11”加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而,据很多消费者反映,今年“双11”的价格轨迹有点神奇:有网友领了2749元红包和139张优惠券,但算下来,购物车里的商品却没有几样比之前便宜;有人收藏很久的人体工学椅,算上“国补”还要近2800元,而社交媒体上网友晒单显示之前到手价仅2100多元。日常农副产品也未能幸免,有网友常买的一款土鸡,日常价238元,“双11”前涨到278元,打折后236元,搞半天就少了2元。真可谓“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价格原地杵”。

其实,先涨价后降价也不是啥新鲜事,消费者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只是今年的剧情格外让人难以接受。这背后,除了有商家诚信的原因,还有些客观因素。

一是外部优惠政策的“空窗期”。上半年部分地区“国补”政策带来的实惠价格,给消费者留下深刻记忆。当临时性补贴退潮,市场价格回归常态,在消费者看来就成了“离谱的涨价”。这种因政策落差导致的价差,虽非商家本意,却实实在在地伤害了消费体验。

二是平台复杂规则下的“生存法则”。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大促多,淡季时商家为吸引流量,往往已给出接近底线的优惠。而到了备受瞩目的“双11”,流量成本水涨船高。满减、打折、定金、充值、返现……这套堪比奥数的促销规则,让消费者算蒙了,商家也未必搞得懂。商家既要让折后价看起来诱人,又要守住利润空间,最简单的办法便是在原价上做文章。

不过,商家也许忘了,现在手机可以截屏,平台有购买记录,第三方有比价软件,消费者还会做记账表格、会发帖询价……各种信息凑在一起,任何价格猫腻都可能被瞬间拆穿、放大,引发消费者集体反感。

“以前‘双11’是薅羊毛,现在‘双11’是商家拔我毛”“不着急就等等吧,过了‘双11’就降价了”“‘双11’口号应该叫‘全年最不优惠’”……这些来自社交平台的犀利吐槽,代表着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真实心声。

在这场愈演愈烈的价格“变装秀”中,作为规则制定者与监管者的平台,责任愈加凸显。事实上,平台完全有能力建立更严格的历史价格监测系统,展示更长期的价格曲线,并对虚假促销行为施以重拳——这并非技术不能及,更多的是决心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取舍。

“双11”始于2009年,用了十几年,才成长为一个让消费者与商家共赢的欢乐购物节。可如今,当购物车里的商品纷纷“自动涨价”,当大促变成一场需要耗费巨大精力才能完成的“扫雷游戏”,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抱有“非诚勿扰”的态度,不关心、不参与、不配合、不买单,这场年度盛宴还能走多远?

商家追逐利润无可厚非,但短视的套路终将耗尽消费者宝贵信任;平台需要增长,但饮鸩止渴的数字游戏无法带来健康生态。消费者可以用钱包投下支持票,也可以用吐槽投下反对票。当大家开始讨论“‘双11’什么时候结束,我好买东西”,意味着这场消费盛宴已站在了信誉危机的边缘。“双11”最需要的,或许并不是花样繁多的玩法创新,而是一场站在消费者立场的自我革新。(佘颖)

【责任编辑:赵秋玥】
    阅读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每日快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玩法创新能为“双11”加分吗” 的相关文章

              解决“一老一小”保障难点 蚂蚁保“好医保”上线中老年版、新版少儿长期医疗险

              解决“一老一小”保障难点 蚂蚁保“好医保”上线中老年版、新版少儿长期医疗险

                随着国内普惠保险体系的逐步健全,保险服务覆盖面正不断扩大。12月10日,互联网保险优选平台蚂蚁保宣布,旗下百万医疗险品牌“好医保”推出了专门针对中老年、慢病群体的“好医保·中老年长期医疗”(简称“好医保”中老年版)。除了新上线的中老版本,“好医保·少儿长期医疗”近期也进行了版本更新,优化了赔付比...

              推动算法和平台治理透明化,让网络空间向上向善

              推动算法和平台治理透明化,让网络空间向上向善

              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朱家齐)在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算法已然成为推动社会运转的关键引擎。它的诞生,是人类智慧为提高效率交出的一份答卷。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算法让信息的筛选、资源的分配变得更加精准高效,提升了各个领域的运行效率,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

              从“替代人”到“助力人” 人形机器人或迎“量产元年”

              从“替代人”到“助力人” 人形机器人或迎“量产元年”

                上春晚扭秧歌、街头漫步、进厂“打螺丝”……人形机器人近来频繁亮相,产业关注度不断提升,有望迎来“量产元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伴随热度,也有担忧。成本居高不下何解?机器人为何要做成人形?是否会带来一些负面社会效应?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发力技术攻坚、降本增效的同时,机器人“像...

              “创新链”遇见“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创新链”遇见“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创新链”遇见“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记者严赋憬、宋晨、魏弘毅  2025年春节,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国产大模型以“小成本办大事”的高性能惊艳全球,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

              研究人员用AI设计出具有天然酶关键特征的全新酶

              研究人员用AI设计出具有天然酶关键特征的全新酶

                新华社洛杉矶2月17日电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利用人工智能(AI)设计出了具有天然酶关键特征、可介导多步反应的全新的酶。业内专家评价其为“酶工程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酶是一种高效生物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工、农业等领域。然而,...

              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增长43%

              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增长43%

                “DeepSeek系列模型的发布将加速人工智能的渗透、扩散和普及,实质性带动算力需求的增长。”2月13日,《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发布,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在发布会上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报告》由国际数据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