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视野洞察 > 多家银行 落地首批跨境债券回购交易

多家银行 落地首批跨境债券回购交易

2025年10月13日53342

  多家

多家银行 落地首批跨境债券回购交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落地首批跨境债券回购交易

  近日,跨境债券回购业务正式启动,多家银行落地首批交易,首日成交规模即达58亿元。

  跨境债券回购业务的启动,被视为继债券通、互换通后,中国债市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新机制不仅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高效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也为境内银行开辟了新的业务蓝海,实现双向利好。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跨境人民币回购市场将实现规模与活跃度的稳步提升,这标志着中国债市正迈向更深层次的“规则与制度”型开放,将显著提升人民币债券的国际吸引力。

  首日即成交58亿元

  近期,多家银行落地首批银行间债券市场跨境债券回购交易,以呼应日前出台的债券市场开放新举措——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可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跨境债券回购业务推出首日,通过债券通“北向通”渠道及结算代理渠道进行的回购交易共达成58亿元。

  根据外汇交易中心披露的数据,9月29日,新机制下18家境外机构投资者与等回购做市商达成债券通“北向通”买断式回购交易共计44笔、39.5亿元;12家境外机构投资者与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汇丰银行和中信证券等境内对手方达成结算代理渠道下买断式回购交易共计12笔、18.7亿元,相关结算代理行包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等。

  其中,作为首家城商行跨境回购做市商,上海银行通过债券通与境外机构成交多笔挂钩利率债的买断式跨境回购交易。

  “银行作为做市商,在债券回购业务中扮演人民币流动性供给者,通过双向报价维持交易活跃度,将境内主流且充裕币种人民币通过跨境回购业务提供至境外机构,解决其人民币资金缺口,充分满足境外机构对人民币的资金需求。”上海银行货币市场部兼债券交易部负责人王燕告诉上海报记者。

  双向利好境内外机构

  跨境债券回购业务的推出,对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及境内银行自身构成双向利好。

  自该业务推出以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直接入市及债券通渠道入市,均可参与“北向通”债券回购业务。

  对于境外机构而言,新政策为持有人民币债券的境外投资者补充了流动性管理工具,有助于优化投资体验与收益空间。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具体而言:一是通过质押式或买断式回购灵活调配资金头寸,降低持债资产的流动性风险;二是拓展投资策略,放大投资收益,同时通过回购对冲市场波动,减少投资组合风险;三是拓宽参与中国债市交易渠道,更好优化全球资产配置结构。

  此外,中证鹏元研究发展部资深研究员史晓姗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境外投资者可以将其持有的人民币债券作为抵押品进行融资,大幅提升资产利用效率。这意味着债券资产从静态持有转变为可动态盘活的资本,增强了人民币债券资产的整体吸引力。

  对于银行而言,债券回购业务的推出也是重要发展机遇。王燕表示,参与该业务一方面拓宽了银行流动性管理渠道,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未来活跃度将持续提升

  此次债券回购业务的全面开放,是中国债券市场深化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关键一步。

  一方面,该举措促进了债市开放的全面覆盖与深度联通。史晓姗表示,新政策支持通过直接入市和债券通“北向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回购业务,实现了投资者类型和交易渠道的“双扩容”。这不仅是继债券通、互换通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更有助于促进在岸与离岸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新政策与国际接轨,标志着中国债市开放从简单的“管道式”开放迈向更深层次的“规则与制度”型开放。史晓姗介绍,政策的核心是采用国际市场通行做法,在回购交易中实现“标的债券过户和可使用”,这一机制权责关系更清晰,违约处置更便利,显著降低了境外机构参与中国市场的制度门槛。

  “新政策衔接国际投资习惯,通过买断回购方式解决境外机构回购期间质押券冻结的习惯壁垒,提升境外机构跨境回购参与度,以及人民币债券资产吸引力。”王燕说。

  市场机构对跨境人民币回购市场抱有非常积极的预期,业内人士预计未来活跃度将持续提升。

  “此次跨境回购业务的开放,直接解决了境外投资者‘资金从哪里来’和‘资产如何盘活’的核心问题,使人民币债券从一种优质配置资产,升级为一种高流动性的融资工具。”史晓姗说,这种流动性的增强,会形成正向循环,吸引更多追求资产效率和灵活性的长期资本进入中国市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每日快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多家银行 落地首批跨境债券回购交易” 的相关文章

债市早参2月18日 | 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意义重大,提振了市场信心;银行“缺负债”依旧,本周资金需求或达4万亿

债市早参2月18日 | 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意义重大,提振了市场信心;银行“缺负债”依旧,本周资金需求或达4万亿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民企座谈会意义有多大?多位首席解读,银河评价“民企迎重估”,东吴称“提振市场信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截至1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14万亿元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截至1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14万亿元

  新华财经北京2月18日电人民上海总部18日发布的2025年1月份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简报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14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6%。从券种看,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02万亿元、占比48.8%,同业存单1.07万亿元...

今年再融资债券发行量近9000亿,置换隐债额度已完成近4成,江苏进度拔头筹

今年再融资债券发行量近9000亿,置换隐债额度已完成近4成,江苏进度拔头筹

  自去年一揽子化债方案推出以来,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加速。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于去年12月18日已全部发行完毕,目前大部分地区已使用完毕。对于2025年的2万亿元额度,各地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进入二月份后,发行进度明显加快。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

长期国债收益率节后攀升 业内:资金面趋紧引发金融街机构止盈离场 活跃券切换引发套利行情

长期国债收益率节后攀升 业内:资金面趋紧引发金融街机构止盈离场 活跃券切换引发套利行情

  受节后资金面继续边际趋紧影响,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月7日起持续回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截至2月19日16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1.67%,较2月7日创下的1.564%低点回升约12个基点,昨天一度触及节后最高点1.739%。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方风控鸟·早报(2月20日)

立方风控鸟·早报(2月20日)

  ①洛阳城发集团拟发行5亿元中期票据,申购区间为2.2%~3.5%;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②股东开封瀚卓计划减持不超过180万股股份,占该公司总股本的2%;   ③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副主席杨铁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④因未完全履行...

2025年记账式附息(五期)国债总额1070亿元

2025年记账式附息(五期)国债总额1070亿元

  2月20日,财政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25年记账式附息(五期)国债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财办库〔2025〕33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期国债为3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发行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为1070亿元,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国债的票面利率将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