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风向 > 大力买债“创收”!一季度超8成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增长

大力买债“创收”!一季度超8成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增长

2024年05月14日57693

  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一季报表中,投资收益成为不少银行的创收“秘诀”。

大力买债“创收”!一季度超8成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增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Choice数据,在42家上市银行中,有36家银行投资收益实现增长,其中5家银行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增长超300%。高增长队伍中,既包括等地方性城商行,也有等国有大行。

大力买债“创收”!一季度超8成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增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进一步穿透财报来看,投资收益增长的关键推手是债券收益。2023年以来,不少银行大力买债,债券投资规模高企,在债牛行情下收益颇丰。

大力买债“创收”!一季度超8成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增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资收益提速

  息差承压背景下,记者注意到一季度多数银行的投资收益却逆势增长,甚至成为创收的“重头戏”。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有36家银行投资收益实现增长,占比超八成。

  记者据Choice数据统计发现,在43家上市银行中,有五家银行今年一季度收益同比增长三倍以上。其中增速最大的当数厦门银行,去年该行的投资收益仅为4338万元,今年猛增至2.80亿元。此外上海银行中国银行的同比增速也超三倍,分别为497%、401%、370%、332%。不过,虽然上述部分中小银行增幅大,但从增长绝对值来看,国有大行、股份制大行还是“一马当先”。增长绝对值“前三”分别为中国银行,一季度分别同比增长了113.18亿元、63.07亿元、49.6亿元。

  从投资收益的绝对值看,2023年一季度投资收益超百亿元的银行为兴业银行,投资收益分别为147.25亿元、137.41亿元、127.82亿元。紧随其后,投资收益分别为95.03亿元、92.02亿元。

  除上述公司外,还有中国银行等16家银行的投资收益超10亿元。一季度42家上市银行合计投资收益为1333亿元,超过千亿“大关”,去年这一数据仅为92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行“创收”对于投资收益的依赖较为明显,部分银行投资收益占非利息收入的比例在五成以上。其中最明显的是,今年一季度该行的投资收益为5.56亿元,非利息收入4.03亿元,占比高达137.89%。记者查询财报后发现,该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收益均出现亏损,投资收益成为非利息收入中的绝对主力。

  记者据Choice数据梳理,在42家上市银行中,有23家银行的投资收益占非利息收入的比例超过一半,基本全部为城商行。

  而四大行投资收益占比均较小,2023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投资收益分别为458.76亿元、277.49亿元、251.72亿元、168.87亿元,占非利息净收入比例分别为24.39%、22.55%、16.1%、11.07%。

  投向哪里?

  银行投资的资金流去哪里了?“一般在银行的投资中,较为普遍的是债券、同业存单、基金、非标资产等。”一名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

  “银行自营投资结构以债权投资为主。”一名银行业内分析师认为,根据资产负债表,自营投资可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一般而言,近年来,债权投资占比五成左右,其他债权投资占比稳定在20%~23%。因此在近期的债牛行情下,投资收益也跟着“水涨船高”。

  据Choice数据,今年一季度有31家银行公布债权投资数据,合计债权投资金额为15.40万亿元,占金融投资(28.7万亿元)的比例为53%左右。

  记者梳理多份财报发现,多数银行在一季度将投资者收益的增长归功于增配债券。

  其中,城农商行最为典型。表示,投资收益明显增加是基于债券投资增加;紫金银行表示,一季度投资收益增加主要得益于债券处置收益增加;表示,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增速超200%,是基于根据市场研判,卖出债券实现收益使得买卖价差增加。

  民生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认为,今年以来,农商行买债力度明显偏强,特别是3月以来,买债规模明显高于季节性水平。且其波段操作频次和幅度也不断增加,总体呈现“利率逢高买入,利率逢低止盈”的特征。从买入结构上看,农商行买入以同业存单为主,其次是利率债。

  一名中小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一季度买债量确实有所增加,但购买量调整非常灵活,会根据市场行情,整体行内规划随时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小行热衷买债,大行也未例外。不少银行从去年开始就已增配债券以增厚投资收益。

  工商银行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末,投资合计118496.68亿元,其中,债券113577.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9%。

  “债券投资利息收入为本行利息收入的第二大组成部分。”农业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2023年,该行债券投资利息收入3081.66亿元,较上年增加306.09亿元,主要是由于债券投资规模增加。

  普华永道《2023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末大型商业银行债券余额为46.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2%;城农商行2023年末余额为4.86万亿元,同比增长16.07%。

  除债券外,也有部分银行在财报中表示,投资增长与购买基金有关。例如,表示,投资收益大幅增加是因为基金投资等金融资产分红及差价收益增加。

  不少机构人士认为,银行投资的基金,穿透底层也大多为债券。民生证券银行团队首席分析师余金鑫在研报中指出,银行自营资金在直接投资各类债券的同时,还会投资底层资产主要为债券的公募基金。主要是因为,相对于自营直接投资各类债券,投资公募基金能够更好地起到获得税收优惠、增厚收益、流动性调节的作用。

  银行投资收益未来是否能继续高增?业内人士多认为影响因素较多,需综合考虑。

  上述银行分析人士认为,一季度收益高增多得益于债牛行情。不过考虑到近期债市波动加大,需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状况、市场环境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同时,也不排除市场部分机构收益增厚,触及止盈目标,市场在某一时间集中出现踩踏,引发流动性风险。

  从债市行情看,产业金融研究院固收团队负责人李相龙认为,央行公布4月份金融统计的数据不及预期。短期内对债市较为有利,当前债市可能从震荡重新走向震荡偏强状态,不过在央行对长债收益率多次“指导”的大背景下,短期也很难下行过大。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每日快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力买债“创收”!一季度超8成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增长” 的相关文章

一季度外资净增持中国境内债券达416亿美元

一季度外资净增持中国境内债券达416亿美元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18日在北京出席新闻发布会时透露,外资投资中国境内债券规模明显回升。从去年情况看,全年净增持23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净增持已达416亿美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王春英表示,截至今年3月末,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29个境外机构...

美联储威廉姆斯:尚未感受到降息的紧迫性 若数据支撑甚至可能加息

美联储威廉姆斯:尚未感受到降息的紧迫性 若数据支撑甚至可能加息

  当地时间周四(4月18日),纽约联储主席约翰·(John Williams)表示,美联储并不急于降低央行利率,经济数据将决定采取行动的时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威廉姆斯在媒体举办的一场活动中说道,货币政策正处于“有利的位置”,利率水平正在逐步推动美国通胀靠近央行的目标,“...

债牛“急刹车”?债基突然“不香了”!

债牛“急刹车”?债基突然“不香了”!

  近日,一路“高歌猛进”的债市遭遇了急刹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月24日,前期持续走高的债市急转直下,国债期货全线大跌,其中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下跌1.17%,创出今年以来第二大单日跌幅。4月25日,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继续走低,收跌0.35%。图片来源于网络...

伯克希尔为何要持续减持苹果股票?巴菲特的回应来了

伯克希尔为何要持续减持苹果股票?巴菲特的回应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周六伯克希尔公布一季报,美股市场投资者惊讶地发现,“股神”巴菲特不仅又减持了第一大重仓股公司,而且减持的力度还大大增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季度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伯克希尔总共持有价值1354亿美元的苹果...

7连阳!刷新年内纪录!这一市场,后市如何走?

7连阳!刷新年内纪录!这一市场,后市如何走?

  在A股市场持续回暖的背景下,转债市场投资情绪不断上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Wind行情数据,中证转债指数自4月24日以来,已连续7个交易日实现上涨,并且不断刷新年内新高。自今年2月6日以来,中证转债指数累计上涨近8%,虽然跑输了同期大盘,但目前转债市场情绪明显提升,5...

兴银理财投资研究部:短期债市或出现“区间震荡”

兴银理财投资研究部:短期债市或出现“区间震荡”

  近期国内债券市场在经过此前长时间的震荡走强后,逐步震荡回调,同时A股市场则出现持续震荡走升。对此,兴银理财投资研究部5月10日发表策略观点表示,短期债券市场或将出现“区间震荡”,而A股市场则仍有望温和走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兴银理财投资研究部表示,日前举行的高层会议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