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视野洞察 > 直面债券市场难题 上交所打造高成长产业债市场

直面债券市场难题 上交所打造高成长产业债市场

2025年07月10日72419

  上交所推出的高成长产业债是什么?“市场需要一款既有收益,又能让投资机构买得放心的特殊产品,这就是我们目前提出的高成长产业债。”面对市场的疑问,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近日这样向记者解释。

直面债券市场难题 上交所打造高成长产业债市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成长产业债的诞生源于市场投融双方长期存在隔离。在利率中枢明显下行的过程中,投资机构收益率同步下降,长期遵循的“重城投、轻产业”的投资逻辑无法继续,甚至形成所谓“资产荒”的结构性欠配。与此同时,急需资金助力的产业类企业难以获得资金支持,融资渠道不够畅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形仍然存在。

直面债券市场难题 上交所打造高成长产业债市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债券市场投融风格亟待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成长产业债2024年应运而生。截至6月30日,上交所累计已有53只高成长产业债成功落地,多地区、多类型企业相继完成创新性发行,金额合计373亿元;同时年内已有80余家非银机构参与该产品投资,高成长产业债已成为各类投资机构增厚收益的重要选择。

直面债券市场难题 上交所打造高成长产业债市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下半年,上交所将推动产品常态化发行,力争年底高成长产业债发行规模达到百只。

  打破产业企业融资壁垒

  2025年以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高成长产业债发行形势良好。其中,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成功发行全国商贸物流领域首单省属国企高成长产业债,期限3+2年,票面利率2.95%。

  高成长产业债有效支持相关企业首次发行,缓解传统融资压力,有力赋能实体经济,助力优质企业把握产业升级机遇。

  事实上,在首次发行高成长产业债时,不少产业企业都遇到了障碍。“可以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长期资金还是需要债券市场,但我们首次发债,很多券商不敢做项目,也不在大多数投资机构的白名单内,市场关注度较少,债券卖不出去。”某江浙民营企业融资部负责人直言。

  如何打破产业企业融资壁垒,解决其中长期债券发行难度大的问题?上交所为此建立了全链条的高成长产业债服务团队,对有良好偿债意愿和信用记录、无财务造假的实体企业,创设“交易所搭台,市场主体唱戏”的服务模式。

  具体来看,上交所一方面推动中介机构优化产业企业立项标准,鼓励公司积极承销产业企业债券;另一方面设计了多层次投融对接支持机制,帮助投资机构增加对企业的了解,挖掘产业企业的投资价值,努力为产业企业营造更友好的融资环境。

  有效打消投资机构顾虑

  市场参与者提起“高收益债”这个词都觉得比较负面,认为它与违约撇不清关系。

  “在上一轮2018年前后债券市场信用收缩过程中,我们投资产业企业遭受一定损失,甚至至今部分债券仍未处置完毕;所以现在面对产业债,我们既关注相对较高的收益,但也担心其风险是否可控。”一位资深债券投资经理表示。

  在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有关负责人看来,上述疑虑源于对高成长产业债定位不够清晰,“我们打造的是一个符合中国债券市场投资习惯,适应监管机构要求的‘高收益债’市场,以鼓励信用分层来促进资质不同的产业企业融资,以必要监管守好市场底线。”

  为全面提升投资机构信心,着力解决投融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信息披露上,高成长产业债要求发行人以偿债能力为核心,提高临时信息披露的及时性、针对性,鼓励发行人通过高频次披露核心财务数据指标或强化行业特定信息披露提升透明度,使投资者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经营动态与偿债能力。

  在投资者保护上,高成长产业债需要设置投资者保护条款,条款内容上鼓励发行人提前了解潜在投资者意向,有针对性约定契合发行人信用特征的内容,例如通过财务事项承诺表明业绩目标,通过限制性承诺约束核心资产转让,或通过增信担保提高兑付安全性等。

  在二级市场建设上,上交所引导主承销商为其承销的高成长产业债提供做市或询报价服务,发挥做市商市场价格发现,提升债券的二级市场流动性,让投资者“投得进来,退得出去”。

  在违约快速处置上,责成发行人在募集说明书中约定违约情形认定与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同时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探索丰富违约处置路径。

  可见,高成长产业债是一项服务国家战略,合理容忍信用水平变化,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和交易机制,建立风险合理分配和市场化退出机制的市场化产品。

  “甚至可以更简化地理解为国外高收益债券市场,剔除投机属性过强的垃圾债市场,核心目标是加强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力争年底发行规模达到百只

  上交所推进高成长产业债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主要挑战在于扭转债券市场长期以来的观念。一方面,引入信用分层后,信用风险随之而来。对恶意逃废债如何进行严肃查处维护市场秩序,以及如何引导投资机构对一般经营失败引发的违约进行合理容忍、避免投资经理个人被过度问责,都成为市场建设的关键。

  另一方面,还需要面对中介机构对高成长主体立项困难的问题。作为企业进入债券市场的带路人,中介机构也同样存在畏惧违约、不愿面向高成长主体展业的情形。因此,对中介机构责任进行有效厘清,也是扭转市场观念的重要组成。

  “我们最后还是会回归初心,引入有合理风险偏好的资金,以及财务真实、有偿债意愿的发行人,来带动债券市场形成信用筛选机制。”上交所有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上交所高成长产业债团队建立高成长产业债动态项目库,通过“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深度挖掘企业融资需求。

  2025年下半年,上交所将联合各条线举办全市场业务培训,并面向全市场推广和收集项目情况,推动产品常态化发行,筹备高成长产业债发行人集体路演,加快上交所债券分层市场的建设,力争年底高成长产业债发行规模达到百只。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每日快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直面债券市场难题 上交所打造高成长产业债市场” 的相关文章

又一险企百亿规模债券发行完毕 险企年内发债补血超千亿

又一险企百亿规模债券发行完毕 险企年内发债补血超千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近日,平安人寿完成2024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工作。债券基本发行规模100亿元,附不超过50亿元的超额增发权,最终发行规模150亿元,票面利率2.24%。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期债券是平安人寿首次发行的无固定期限资本...

【债市观察】资金面均衡偏紧 长端震荡走弱

【债市观察】资金面均衡偏紧 长端震荡走弱

  新华财经北京2月17日电 过去的一周(2月10日-14日),债市整体震荡,收益率上行为主,国债期货收阴线,市场资金偏紧。现券期货多数收跌,10年期国债、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周五收盘分别为1.65%、1.675%,10年期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有所收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机...

资金面紧平衡下止盈现象显著,30年国债期货本周已累计跌幅超过1%

资金面紧平衡下止盈现象显著,30年国债期货本周已累计跌幅超过1%

  2月7日以来,国债期货开启跌跌不休模式,T2503下行突破108.5元。业内认为资金面持续紧张或是下跌行情的重要动因。目前TS合约基差与净基差偏低,IRR偏高,注正套与基差做阔策略或值得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周一, 30年期主力合约跌0.70%,截至今日收盘,该品种两...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截至1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14万亿元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截至1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14万亿元

  新华财经北京2月18日电人民上海总部18日发布的2025年1月份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简报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14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6%。从券种看,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02万亿元、占比48.8%,同业存单1.07万亿元...

外汇局:外资稳步净买入境内债券

外汇局:外资稳步净买入境内债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18日发布的数据,2025年1月,结汇13040亿元人民币,售汇16288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值,2025年1月,银行结汇1815亿美元,售汇2268亿美元。   2025年1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3707亿元人民币,对外...

今年再融资债券发行量近9000亿,置换隐债额度已完成近4成,江苏进度拔头筹

今年再融资债券发行量近9000亿,置换隐债额度已完成近4成,江苏进度拔头筹

  自去年一揽子化债方案推出以来,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加速。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于去年12月18日已全部发行完毕,目前大部分地区已使用完毕。对于2025年的2万亿元额度,各地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进入二月份后,发行进度明显加快。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