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球风云 > 海归科学家黄志伟:择安静一隅 探索生命奥秘

海归科学家黄志伟:择安静一隅 探索生命奥秘

2025年06月09日53690

  新华社哈尔滨6月9日电 题:海归科学家黄志伟:择安静一隅 探索生命奥秘

海归科学家黄志伟:择安静一隅 探索生命奥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

海归科学家黄志伟:择安静一隅 探索生命奥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很多人说哈尔滨冬天冷,但正是这种气候能让人保持冷静,在年富力强的时候专心做好研究。”从海外归来入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主任、生命科学中心主任黄志伟说。

海归科学家黄志伟:择安静一隅 探索生命奥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志伟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哈工大供图)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2012年,黄志伟放弃国外的工作机会,选择来到哈工大,从零开始组建实验室,从事免疫与感染疾病方向的基础研究。

  在以工科见长的哈工大,生命科学属于“小众领域”。为何选择哈工大?黄志伟说,这一决定源于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院士的一篇文章带给他的启示:年轻人回国,未必非要回到北上广这样的城市,能够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做出成果,也许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更大。

  小到一个试管,大到一台离心机,在学校支持下,黄志伟从零开始建起实验室。2014年,入职不满两年,他便带领四五个人的小团队,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结构。尽管30多年前就有研究揭示,艾滋病病毒的Vif蛋白对病毒复制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结构解析一直没有进展。

  黄志伟进行实验。(哈工大供图)

  这一研究成果在《自然》杂志发表后,为研制抗艾滋病药物提供了基础,引起众多关注。一名外国学者专程飞到哈尔滨到黄志伟的实验室一探究竟。“他对我说,全世界可能不止100个实验室在做这项研究。”黄志伟说,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是世界级的竞争,在同一条跑道上比拼,只要稍有松懈,就会被反超。

  “想有所建树,就必须敢于挑战重要的科学问题,做学科最前沿、最有科学意义的研究方向。”黄志伟坦言,科学研究有时如同走迷宫,怎么选择路线很关键,需要数十年的科研经验和知识积累,所以他的秘诀是始终亲自参与实验、判断结果、确定方向,绝不做“甩手掌柜”。

  不少学生说,黄老师几乎每天泡在实验室,每天来得早、走得晚,只要有时间就和大家一起分析实验、讨论实验结果。对于实验记录,他总是强调一定要记得详细、清楚,否则有些实验就很难重复出来。

  “有时不需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好的研究,当他看到你怎样严谨地对待实验,他自然而然会模仿、学习,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产出,学生自然有了自己的判断。”黄志伟说,身教胜于言传。

  黄志伟带领学生研读学术杂志。(哈工大供图)

  作为哈工大首个“学术特区”,黄志伟2016年牵头成立的生命科学中心遵循“十年磨一剑”的科研规律,给予科技工作者自由探索的科研环境。一些名不见经传或是曾被“拒之门外”的科技工作者,带着有潜力的研究想法在这里生根发芽。2017年,黄志伟又获批建立学校首批青年科学家工作室。

  2016年,揭示出DNA分子剪刀Cpf1的工作机理,让人们可以更加高效精准地对细胞目的基因进行“关闭”“恢复”等“手术”;2024年4月,发现新的核糖核酸引导DNA内切酶家族,为基因编辑提供新的酶工程模板;今年2月,生命科学中心陈政课题组在糖脂代谢稳态整合调控和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余年间,黄志伟带领团队在人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免疫功能与分子机制、细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等领域持续取得突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平台。他曾获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等,并入选首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不少科研“新兵”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科研尖子。

  “在生命科学领域,还有太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和生命规律没有解释。”黄志伟说,无论面对何种挑战,自己将始终抱有一个初学者的心态,大胆尝试前沿问题,探索生命的奥秘,为推动生命科学领域基础研究走在世界前列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邱丽芳】
    阅读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每日快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海归科学家黄志伟:择安静一隅 探索生命奥秘” 的相关文章

              解决“一老一小”保障难点 蚂蚁保“好医保”上线中老年版、新版少儿长期医疗险

              解决“一老一小”保障难点 蚂蚁保“好医保”上线中老年版、新版少儿长期医疗险

                随着国内普惠保险体系的逐步健全,保险服务覆盖面正不断扩大。12月10日,互联网保险优选平台蚂蚁保宣布,旗下百万医疗险品牌“好医保”推出了专门针对中老年、慢病群体的“好医保·中老年长期医疗”(简称“好医保”中老年版)。除了新上线的中老版本,“好医保·少儿长期医疗”近期也进行了版本更新,优化了赔付比...

              从“替代人”到“助力人” 人形机器人或迎“量产元年”

              从“替代人”到“助力人” 人形机器人或迎“量产元年”

                上春晚扭秧歌、街头漫步、进厂“打螺丝”……人形机器人近来频繁亮相,产业关注度不断提升,有望迎来“量产元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伴随热度,也有担忧。成本居高不下何解?机器人为何要做成人形?是否会带来一些负面社会效应?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发力技术攻坚、降本增效的同时,机器人“像...

              “创新链”遇见“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创新链”遇见“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创新链”遇见“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记者严赋憬、宋晨、魏弘毅  2025年春节,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国产大模型以“小成本办大事”的高性能惊艳全球,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14款违规移动应用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14款违规移动应用

                新华社天津2月17日电(记者张建新、栗雅婷)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4款移动应用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前,未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向个人告知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

              我国科学家实现“双环路”脑机“互学习”新突破

              我国科学家实现“双环路”脑机“互学习”新突破

                天津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出一款“双环路”脑机接口系统。此系统不仅精度更高、能耗更低,还能处理更为复杂的任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款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的无创演进脑机接口系统,成功揭示了脑电发展与解码器演化在脑机交互过程中的协同增强效应,实现了人脑对无人机的高效四自由度操...

              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增长43%

              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增长43%

                “DeepSeek系列模型的发布将加速人工智能的渗透、扩散和普及,实质性带动算力需求的增长。”2月13日,《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发布,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在发布会上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报告》由国际数据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