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球风云 > 筑牢数据安全基石 畅通数据流通之路

筑牢数据安全基石 畅通数据流通之路

2025年04月30日49608

  新华社福州4月30日电 题:筑牢数据安全基石 畅通数据流通之路

筑牢数据安全基石 畅通数据流通之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记者唐诗凝、黄景鸿

  电网调度AI负荷预测数据集、乘用车产品智能领域高质量行业数据集、金融大模型数据集……

  30日下午举行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据要素安全与流通基础设施分论坛上,中央企业人工智能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优秀建设成果正式发布。最新亮相的30项创新实践,将有效推动跨行业、跨领域数据资源互通。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2025年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

  近段时间,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到习近平总书记上海考察调研释放加快人工智能发展的积极信号,凸显党中央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重视。

  这场聚焦数据要素安全与流通基础设施的分论坛上,来自中央部门、各行各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数据要素驱动数智未来发展新途径。

  “目前掀起的AI热潮主要是源于深度学习取得的突破。我们都能看到数据在其中的价值,智能是数据驱动带来的。”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梅宏说,在算法、算力、数据三要素中间,数据最为关键,大模型能力的天花板是由数据定义的。

  推动数据要素“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之一是筑牢数字基础设施的基石。

  当前,中央企业以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为突破口,在交通物流、工业制造、能源电力等超500个场景实现AI深度赋能,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夯实数智底座。

  “高质量数据集能够助力大模型更精准地学习数据特征与规律,有效提升其对不同场景和任务的适应能力。”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副局长胡武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构建高质量数据集不仅关系到模型算法的迭代效率,更是人工智能领域抢占技术制高点、实现创新突破的基础性工程。

  论坛嘉宾普遍认为,数据要素的安全可信、高效流通,已经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键一环。

  “与传统生产要素不同,数据要素展现出高流动性、低成本复制、报酬递增等特点,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经济发展具有倍增效应。”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说,数据开发利用也可能带来隐私泄露、数据滥用等安全问题。

  余英表示,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数据流通安全治理实施方案,明晰治理规则,强化技术应用和安全设施能力建设,保证高价值、高敏感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可溯可审计”,助力数据安全合规、高效流通。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功说,在看到数字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的同时,必须意识到产业发展仍存在薄弱环节,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当前设计工具还不够完备,先进工艺、高端装备、基础材料要实现自主发展和世界一流仍任重道远。

  “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将‘政产学研用’联合起来,更好服务和支撑数字中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李立功说。

  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看来,首先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强标准化相互操作。当前,要集中推动基础性、通用性的标准攻关,重点聚焦数据接入、主体准入、身份登记、存证溯源等核心环节,尽早形成权责清晰、规则统一、跨域互认的标准体系,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流通网络提供制度支撑。

  “与此同时,要聚焦数据全生命周期技术链条,组织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协同攻关,重点强化隐私保护、区块链、使用控制等核心技术。”彭森说。

  胡武婕告诉记者,国资央企将持续深化“AI+”专项行动,前瞻布局先进智算基础设施,积极适配国产高性能芯片,协同产业各方,突出应用导向,加速构建一批行业高质量数据、落地一批高价值场景,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焦鹏】
    阅读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每日快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筑牢数据安全基石 畅通数据流通之路” 的相关文章

              推动算法和平台治理透明化,让网络空间向上向善

              推动算法和平台治理透明化,让网络空间向上向善

              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朱家齐)在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算法已然成为推动社会运转的关键引擎。它的诞生,是人类智慧为提高效率交出的一份答卷。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算法让信息的筛选、资源的分配变得更加精准高效,提升了各个领域的运行效率,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

              从“替代人”到“助力人” 人形机器人或迎“量产元年”

              从“替代人”到“助力人” 人形机器人或迎“量产元年”

                上春晚扭秧歌、街头漫步、进厂“打螺丝”……人形机器人近来频繁亮相,产业关注度不断提升,有望迎来“量产元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伴随热度,也有担忧。成本居高不下何解?机器人为何要做成人形?是否会带来一些负面社会效应?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发力技术攻坚、降本增效的同时,机器人“像...

              “创新链”遇见“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创新链”遇见“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创新链”遇见“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记者严赋憬、宋晨、魏弘毅  2025年春节,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国产大模型以“小成本办大事”的高性能惊艳全球,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14款违规移动应用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14款违规移动应用

                新华社天津2月17日电(记者张建新、栗雅婷)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4款移动应用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前,未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向个人告知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

              研究人员用AI设计出具有天然酶关键特征的全新酶

              研究人员用AI设计出具有天然酶关键特征的全新酶

                新华社洛杉矶2月17日电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利用人工智能(AI)设计出了具有天然酶关键特征、可介导多步反应的全新的酶。业内专家评价其为“酶工程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酶是一种高效生物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工、农业等领域。然而,...

              我国科学家实现“双环路”脑机“互学习”新突破

              我国科学家实现“双环路”脑机“互学习”新突破

                天津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出一款“双环路”脑机接口系统。此系统不仅精度更高、能耗更低,还能处理更为复杂的任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款基于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的无创演进脑机接口系统,成功揭示了脑电发展与解码器演化在脑机交互过程中的协同增强效应,实现了人脑对无人机的高效四自由度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