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球风云 > 远古发现|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

远古发现|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

2024年03月28日75934

  新华社南京3月28日电(记者邱冰清、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德国、英国、缅甸等多国古生物学者在距今约1亿年的缅甸克钦琥珀中发现了一块绦虫化石。这是全球首个确定的绦虫身体化石,为研究绦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这项新发现还显示,琥珀不仅可以保存节肢动物的内部结构,也可以保存绦虫这类软躯体动物的内部结构。

远古发现|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绦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的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中。研究人员运用光学显微镜、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等,发现该化石前部保存了绦虫精美的内部结构,与锥吻目绦虫完全符合;外部形态特征也与锥吻目绦虫一致。

远古发现|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远古发现|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缅甸克钦琥珀中的绦虫化石(A为光学显微镜图像;B为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与现生锥吻目(C为电子显微镜图像)比较。(受访对象供图)

  锥吻目绦虫是海洋中物种数最多的绦虫类群之一,身长约1厘米,身体表面有大量钩子一样的结构,头节上有几个可以动的足状吸槽。其成虫主要寄生在鲨鱼和鳐鱼的胃肠道中。由于没有嘴巴和消化道,它们通过皮肤吸收养分,跟宿主“抢饭吃”。

  化石内部结构(A)与现生锥吻目(B)比较。(受访对象供图)

  主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介绍,由于绦虫的寄生习性以及软躯体容易降解,此前没有发现过化石证据。本次发现为研究绦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除了绦虫,这枚琥珀还包裹了大量砂砾、植物产生的毛状体以及一只蚧壳虫,表明这枚缅甸克钦琥珀形成的环境靠近海边。”参与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罗慈航说,由此对海洋内寄生绦虫何以出现在琥珀中提出了一种假设:这条绦虫可能寄生在鳐鱼的肠道内,鳐鱼搁浅后被一只恐龙捕食,在取食内脏时,绦虫掉了出来并被附近的树脂包裹。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地质学》上。

【纠错】 【责任编辑:周楚卿】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写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召开之际
      • 新华视点|不负好时光 春耕正当时
      • 新华全媒+丨全力以赴保供水——云南抗旱一线走访见闻
      • 乡村行·看振兴|新疆“古丽”的春日心事:育好新苗赶巴扎
      • 新华每日电讯丨《螃蟹歌》火爆网络,普海玲“点亮”童声
      • 经济参考报丨我国发制品产业观察:青丝秀发“俏”动全球
      • 秀我中国丨不止王婆!开封的看点有“亿”点多
      • 微纪录片丨我是马可
      • 锣鼓杂戏:黄河岸村戏激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每日快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远古发现|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 的相关文章

              影视业AI应用如何超乎想象?

              影视业AI应用如何超乎想象?

                在本周落幕的2024年首都电视节目春推会上,主题创作、经典拓新、科技进步共同组成了业内关注度最高的“新质生产力”。包括春推会和香港国际影视展等具有风向标地位的会议中,如何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促进新阶段影视产业高质量创作发展,第一次上升为行业密切关注和重点讨论的热门话题。论坛中公开透露的...

              星空有约|就在这天!先看火土“聚会”,后看星月“合影”

              星空有约|就在这天!先看火土“聚会”,后看星月“合影”

                4月的“天象剧场”11日将推出两台好戏,分别是黎明前的火星土星极近和傍晚时的昴星团伴月。届时只要天气晴好,感兴趣的公众可赏“星星相吸”和“星月合影”。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星空摄影爱好者吴鲁萍2022年3月28日清晨在北京拍摄的金星、火星...

              七部门印发《方案》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七部门印发《方案》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记者9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要把保障数据安全放在突出位置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要把保障数据安全放在突出位置

                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出GPT Store,掀起AI应用新潮流;谷歌遭遇裁员风波,聚焦AI战略调整;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起诉OpenAI,指控其背离了初衷,将人工智能用于盈利而非为人类福祉服务……近期,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声势高涨,产品与服务推陈出新,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争议,尤其是在数...

              联合国发布第四版《全球电子废弃物监测报告》

              联合国发布第四版《全球电子废弃物监测报告》

                据联合国日前发布的第四版《全球电子废弃物监测报告》,不断增长的全球电子废弃物数量是有文件记载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数量的5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国际电联和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报告,2022年产生的6200万吨电子废弃物将装满155万辆载重40吨的卡车,这些卡车...

              2024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在武汉举办

              2024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在武汉举办

                记者17日从国家航天局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于4月24日在湖北武汉举办,启动仪式上将发布嫦娥七号任务国际载荷搭载项目等航天重大信息,公布2024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颁发2023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最高成就奖等。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