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球风云 > 远古发现|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

远古发现|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

2024年03月28日75911

  新华社南京3月28日电(记者邱冰清、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德国、英国、缅甸等多国古生物学者在距今约1亿年的缅甸克钦琥珀中发现了一块绦虫化石。这是全球首个确定的绦虫身体化石,为研究绦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这项新发现还显示,琥珀不仅可以保存节肢动物的内部结构,也可以保存绦虫这类软躯体动物的内部结构。

远古发现|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绦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的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中。研究人员运用光学显微镜、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等,发现该化石前部保存了绦虫精美的内部结构,与锥吻目绦虫完全符合;外部形态特征也与锥吻目绦虫一致。

远古发现|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远古发现|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缅甸克钦琥珀中的绦虫化石(A为光学显微镜图像;B为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与现生锥吻目(C为电子显微镜图像)比较。(受访对象供图)

  锥吻目绦虫是海洋中物种数最多的绦虫类群之一,身长约1厘米,身体表面有大量钩子一样的结构,头节上有几个可以动的足状吸槽。其成虫主要寄生在鲨鱼和鳐鱼的胃肠道中。由于没有嘴巴和消化道,它们通过皮肤吸收养分,跟宿主“抢饭吃”。

  化石内部结构(A)与现生锥吻目(B)比较。(受访对象供图)

  主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介绍,由于绦虫的寄生习性以及软躯体容易降解,此前没有发现过化石证据。本次发现为研究绦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除了绦虫,这枚琥珀还包裹了大量砂砾、植物产生的毛状体以及一只蚧壳虫,表明这枚缅甸克钦琥珀形成的环境靠近海边。”参与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罗慈航说,由此对海洋内寄生绦虫何以出现在琥珀中提出了一种假设:这条绦虫可能寄生在鳐鱼的肠道内,鳐鱼搁浅后被一只恐龙捕食,在取食内脏时,绦虫掉了出来并被附近的树脂包裹。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地质学》上。

【纠错】 【责任编辑:周楚卿】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写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召开之际
      • 新华视点|不负好时光 春耕正当时
      • 新华全媒+丨全力以赴保供水——云南抗旱一线走访见闻
      • 乡村行·看振兴|新疆“古丽”的春日心事:育好新苗赶巴扎
      • 新华每日电讯丨《螃蟹歌》火爆网络,普海玲“点亮”童声
      • 经济参考报丨我国发制品产业观察:青丝秀发“俏”动全球
      • 秀我中国丨不止王婆!开封的看点有“亿”点多
      • 微纪录片丨我是马可
      • 锣鼓杂戏:黄河岸村戏激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每日快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远古发现|科学家发现约1亿年前的海洋内寄生虫” 的相关文章

              阿里巴巴发布2023年度十大公益主播名单

              阿里巴巴发布2023年度十大公益主播名单

                在3月28日的淘宝内容直播盛典上,阿里巴巴公益联合淘宝直播发布了2023年度十大公益主播名单,致敬他们在过去一年,充分发挥行业影响力,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对于公益直播事业的示范带头作用。2023年度十大公益主播颁奖现场  公益直播,成为流量时代主播如何用好自身影响力的有益探索。去年,阿里巴巴公益对...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CNIS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讲座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CNIS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讲座

                2024年4月15日是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电信牵头建设的云网基础设施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NIS工程中心),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培育发展网信安全新质生产力,筑牢数字中国的安全底座。CNIS工程中心于4月15日,围绕今年全民国家...

              新华鲜报|行程8万海里:“雪龙兄弟”带回来什么?

              新华鲜报|行程8万海里:“雪龙兄弟”带回来什么?

                新华社“雪龙2”号4月16日电 题:行程8万海里:“雪龙兄弟”带回来什么?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周圆  4月16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的“雪龙”号、“雪龙2”号全部返回上海母港。  翻阅航行日记、数据库、样品箱,看看考察队都带回了哪些成果。  这是一组定...

              发展大模型关键在应用

              发展大模型关键在应用

                发展大模型,要立足实际走差异化路线,关键在应用。以应用为导向,立足已有优势,与垂直行业深度结合,不仅能激发产业新动能,也能锻造技术新优势。企业要立足实际,结合自身业务场景,综合考虑行业专业性、数据安全、持续迭代和综合成本等因素,构建适合自己的专属大模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工...

              科好玩|天都星“出差”满月,一切都好吗?

              科好玩|天都星“出差”满月,一切都好吗?

                天都一号、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是深空探测实验室的首发星。一个月前,它们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目前已“出差”一个月,状态良好。天都星的工作是什么?它们要去哪里工作?请随我们一起看看天都星“地月旅途”的故事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天都星是天都一号、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的组合体...

              清华发布2024年3月版《SuperBench大模型综合能力评测报告》

              清华发布2024年3月版《SuperBench大模型综合能力评测报告》

                最近,由清华大学基础模型研究中心联合中关村实验室研制的SuperBench大模型综合能力评测框架,正式对外发布2024年3月版《SuperBench大模型综合能力评测报告》。评测共包含了14个海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模型,结果显示:文心一言4.0表现亮眼。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例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