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视野洞察 > 定向可转债或成科技企业并购“标配工具”

定向可转债或成科技企业并购“标配工具”

2025年11月12日49308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2日电(王菁)随着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定向可转债”这一工具正悄然成为资本市场的。据东方金诚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以来,新公布的重大并购重组项目中,已有9起选择使用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定向可转债或成科技企业并购“标配工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定向可转债兼具债性安全垫与股性增值潜力,在并购重组中具有独特的制度韧性与博弈弹性。”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曹源源对新华财经指出,定向可转债不仅是一种支付工具,更是一种促进交易达成、优化资源配置的金融创新。

定向可转债或成科技企业并购“标配工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定向可转债迎发展契机行业成主力

  两年前,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资产规则》(以下简称《定向可转债重组规则》),系统规范了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的发行条件、定价机制与限售安排。此后,国务院“新国九条”、证监会“并购六条”等政策接连出台,多次强调鼓励上市公司使用定向可转债作为并购支付工具之一。

  曹源源表示,“系列政策的出台有效解决了试点阶段定价混乱、条款差异大等问题,为定向可转债的标准化、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研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全国新公告重大并购重组项目144起,同比增长51.58%。其中,民营企业表现尤为活跃,项目数量从去年同期的59起增至106起,同比增长79.66%。在这一背景下,定向可转债逐渐成为并购重组中的重要支付工具。

  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子行业尤其是半导体企业成为新规后定向可转债发行的“主力军”。报告指出,新规后新增的6支支付定转(含预案)中,5支来自半导体行业,涉及模拟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功率半导体等细分领域。

  “半导体行业技术迭代快、资产估值高,并购整合需求强烈。定向可转债通过灵活的条款设计,能够平衡交易双方对估值和未来股价的预期,降低交易阻力。”曹源源分析称。

  从发行人属性看,民营企业是绝对主力。2024年以来新增的定向可转债均来自民企,而地方国企和央企的发行则集中在新规前。

  条款设计更趋灵活投资人保护与股东利益并重

  新规对定向可转债的条款设计进行了系统性优化。报告指出,当前支付定转更注重保护原股东权益,具体体现在锁定期覆盖业绩承诺周期、禁止向下修正转股价格、限制回售条款等方面。

  “新规后,支付定转的票面利率大幅降低至0.01%,几乎为零资金成本,对发行人具有显著优势。”曹源源还提及,由于初始转股价格受发行前股价波动影响较大,投资人对正股估值和未来上涨空间的判断变得更为关键。

  在促转股机制上,有条件赎回与强制转股结合的条款成为主流。例如思瑞定转设定,若30个交易日内有20个交易日股价达到转股价格的125%以上,即触发强制转股。此外,新规后多数项目不再设置回售条款,投资人更依赖股价上涨实现退出。

  具体来看,2024年11月发行的思瑞定转,作为新规后首单落地项目,被视为定向可转债在复杂交易中实现多方共赢的典型案例。

  作为模拟芯片设计企业,2023年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而标的公司创芯微虽为“”小巨人,但也连续三年亏损。面对交易各方不同的估值诉求,最终方案采取“差异化定价+定向可转债”方式,管理团队股东以较低估值接受“现金+定转”支付,并通过未来转股分享协同效应红利。

  “这种安排既缓解了收购方的现金压力,也为标的方管理团队提供了长期激励,体现了定向可转债在平衡交易双方利益方面的独特优势。”相关参与方评价道。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定向可转债的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拓宽。某券商投行部门负责人预计,在半导体、医药生物、高端制造等科技密集型行业,定向可转债将成为并购重组中的“标配工具”。

  “尤其是在技术驱动型并购中,标的资产估值高、业绩波动大,定向可转债通过股债结合的属性,能够有效缓释交易风险,提升整合成功率。”前述负责人表示,投资人也需关注发行人股价波动风险、转股溢价率差异以及条款设计中缺乏下修保护等潜在问题。

  当下,定向可转债正以其灵活性与适应性,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工具箱中的重要一员。在政策鼓励与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这一工具有望在产业整合、科技创新与企业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每日快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定向可转债或成科技企业并购“标配工具”” 的相关文章

支持民企债券融资 交易商协会创新推出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

支持民企债券融资 交易商协会创新推出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

  间市场支持民企再发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7月2日获悉,根据《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政策要求,交易商协会近期创新推出民营企业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Covered Bond,CB),通过资产担保结构设计,提升民企资产信用融资能力,构建民企融资长...

债市公告精选(11月29日)| 旭辉控股境外债务重组已获近九成债权人支持;方圆地产下属公司涉及债务逾期本息合计1459万元

债市公告精选(11月29日)| 旭辉控股境外债务重组已获近九成债权人支持;方圆地产下属公司涉及债务逾期本息合计1459万元

  【旭辉境外债务重组已获近九成债权人支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884.HK)今日发布境外债务重组的进展更新公告。截至11月27日,合计持有适用债务约87.36%的债权人已正式签订或加入重组支持协议(RSA)。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境外债务重组后续...

保险公司发债规模连续两年超千亿

保险公司发债规模连续两年超千亿

  资本补充压力之下,公司发债规模再超千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包括、人保财险、太保寿险、等在内的12家保险公司累计发债规模达1056亿元,如果加上处于发债进程中的中华联合财险,保险公司发债总规模将达1096亿元,接近去年全年1121.7亿元的发债规...

【债市观察】资金面均衡偏紧 长端震荡走弱

【债市观察】资金面均衡偏紧 长端震荡走弱

  新华财经北京2月17日电 过去的一周(2月10日-14日),债市整体震荡,收益率上行为主,国债期货收阴线,市场资金偏紧。现券期货多数收跌,10年期国债、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周五收盘分别为1.65%、1.675%,10年期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有所收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机...

【财经分析】债市交易逻辑“生变”?收益率回升传导或未完待续

【财经分析】债市交易逻辑“生变”?收益率回升传导或未完待续

  新华财经北京2月17日电(王菁)2月以来,股债市场叙事逻辑悄然分化,尤其在上周资金面持续紧平衡之下,债市投资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货币政策预期和基本面环境,叠加A股、港股表现强势,社融数据和央行报告的边际变化,债市做多信心出现一定动摇。其中,此前表现坚挺的长端、超长端品种也无法置身事外,接连出现显著调...

中证转债指数收跌0.57%,56只可转债收涨

中证转债指数收跌0.57%,56只可转债收涨

  南方财经2月18日电,南财金融终端盘后数据显示,债市方面,中证转债指数收跌0.57%,报425.97,成交额为711.06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可转债方面,今日共成交501只可转债,其中56只收涨,1只收平,444只收跌。具体来看,14只可转债涨幅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