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秸秆还田新技术可助力实现水稻单产和地力提升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在黑龙江省泰来县举行秋水切埋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现场测产会。测产结果显示,秋水切埋全量还田方式下,水稻亩产达到670.3公斤,在每亩节肥28%前提下,较对照田增产67.4公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刘宏斌告诉记者,秋水切埋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在秋季水稻收获后,少量补水至土壤饱和状态,之后将秸秆切埋至耕层土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刘宏斌表示,相比传统秸秆还田方式,这项技术变秸秆春还田为秋还田,充分利用秋、冬、春三季200余天休闲期的有效积温;变旱整地为水整地,创造利于微生物活动的环境;变秸秆半量还田为全量还田,让更多秸秆碳回归土壤;变浅打浆为深切埋,避免土壤结构破坏,增加耕层厚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了解,秋水切埋秸秆还田技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历时多年自主研发,团队还配套开发了作业机具与水肥管理技术。
业内专家认为,秋水切埋技术农机农艺融合度好,破解了长期困扰东北地区水稻秸秆还田的重大难题,为黑土地保护和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技术方案。(记者古一平)
【责任编辑:王佳宁】
阅读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每日快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项秸秆还田新技术可助力实现水稻单产和地力提升” 的相关文章
随着国内普惠保险体系的逐步健全,保险服务覆盖面正不断扩大。12月10日,互联网保险优选平台蚂蚁保宣布,旗下百万医疗险品牌“好医保”推出了专门针对中老年、慢病群体的“好医保·中老年长期医疗”(简称“好医保”中老年版)。除了新上线的中老版本,“好医保·少儿长期医疗”近期也进行了版本更新,优化了赔付比...
上春晚扭秧歌、街头漫步、进厂“打螺丝”……人形机器人近来频繁亮相,产业关注度不断提升,有望迎来“量产元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伴随热度,也有担忧。成本居高不下何解?机器人为何要做成人形?是否会带来一些负面社会效应?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发力技术攻坚、降本增效的同时,机器人“像...
新华社天津2月17日电(记者张建新、栗雅婷)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4款移动应用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前,未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向个人告知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姜伟超、马莎、王铭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爆火之时,“人工智能(AI)+”也愈发融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 一个让人忧心的现象出现了:新学期伊始,不少老师发现,学生提交的寒假作业“AI味”浓厚,有些孩子甚至...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温竞华)国际科技组织是国际科技交流的重要载体。记者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近三年已有17家国际科技组织在华成立,包括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国际介科学组织、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亚洲仿真联盟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
核心阅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数字技术深度应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大大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消费意愿,数字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追求即时高效、生活品质和性价比,对文化生活有高需求……作为“网络原住民”的...